开栏语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司法公信提升年”各项任务,创新“有呼必应、如我在诉”品牌实践载体,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为激励广大干警在新征程上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中院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奋斗这一年】专栏,对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一年来的重点工作和特色亮点进行全面展示。
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2024年,共受理案件1639件,审结1560件,结案率95.18%。
聚焦主责主业 全力以赴护航发展大局
强化审执质效。建立涉企案件审判、执行绿色通道,实行快立、快执模式,集中调处涉企案件,2024年,受理涉企诉前调解案件403件。开展涉金融执行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受理涉金融执行案件48件,执结40件,执行到位金额863.21万元。开展涉民生、涉农牧民工资执行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共受理涉民生执行案件44件,执结42件,结案率95.45%,到位标的195.75万元。其中,涉农牧民工资案件27件,结案率100%,到位金额178.3万元,到位率100%。
推进诚信建设。不断助推诚信建设,加强失信行为惩戒的同时,推动信用修复机制建设。结合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及时调整适用措施,对已履行完毕或部分履行并达成和解履行协议的74名被执行人解除了限制消费措施,屏蔽6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发出执行完毕证明73份。同时,大力开展诚信诉讼宣传,设立宣传展板,发出《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倡议书》。多种渠道加强司法公开,常态化开展“开放日”“接待日”活动,2024年,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旁听庭审41人次。
融入基层治理 用心用情践行为民宗旨
稳步推进多元解纷。构建“代表委员+法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联动调解网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参与调解,认真倾听当事人诉求,找准症结进行调解。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加强与基层各类组织的沟通对接,采取“法官+调解员”联动调解模式,针对不同案件采取矛盾预测法、心理调解法、背靠背调解法等个性化方式进行调解。
“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响应呼伦贝尔市“有呼必应”品牌建设,以人民法庭为前沿阵地打造辐射乡镇、村庄的“庭、点、站”三级诉讼服务网络,成立法官工作站。同时,积极探索边疆法庭模式,设立“涉外诉讼法官联系点”,并制作“法庭名片”,为涉外民商事纠纷当事人提供便捷法律服务,为互贸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普法工作见实见效。坚持把“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到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全过程,强化“西旗羊肉”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力度,制作发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宣传片,普及地理标志保护相关知识,增强地区品牌意识。同时,围绕草原牧区常发生的案件类型向到场群众进行以案说法97场,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
全力破解难题 持之以恒推进改革创新
案件质效稳中有升。根据《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要求,紧盯质效指标,狠抓案件管理,全部指标达到目标值合理区间,多项审判质效指标同比实现优化。强化流程管理,严把节点管控,充分利用专业法官会议及审委会研究讨论疑难复杂案件,有效缩短审理期限。
深化执行攻坚破难。全力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2024年,受理执行案件584件,结案554件,结案率94.86%。组织开展2024“草原绿盾”专项执行行动,查找当事人草场及住宅86处,查封房产4处,查封被执行人承包的草场25处,扣押车辆6辆;执结新收案件52件,执行到位案款36.27万元。持续深化执行联动,联合旗公安机关查找被执行人住址、联系电话、人脸识别信息77人次,查找被执行人下落26人次,控制被执行人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