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司法公信提升年”各项任务,创新“有呼必应、如我在诉”品牌实践载体,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为激励广大干警在新征程上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即日起,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奋斗这一年】专栏,对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一年来的重点工作和特色亮点进行全面展示。
党建引领、文化赋能
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守法治初心,自觉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司法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先后召开18次党组会、1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院党组坚持把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重要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内容,深刻学习领悟,指导推动实践。做实“学习型”法院创建,组织全市法院干警政治素质提升培训班、主题党日、分享交流等活动,举办宣讲报告会,全覆盖政治轮训2594人次。常态化推进政治监督,对3个基层法院开展政治督察暨司法巡查。
发挥阵地引领作用。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新特点、新动向,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中院与鄂温克族自治旗法院合作的作品《那些年 这些年》获得第十一届金法槌微视频类一等奖、新巴尔虎右旗法院拍摄的作品《三天》获得第十一届金法槌微电影类二等奖、最佳摄影奖,中院“天平号”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法院百优新媒体账号。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凝心聚力护航发展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贪污贿赂犯罪,扎实推进7.17打击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稳边固边千里行”活动,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创联建联打防控格局。
坚决维护生态安全。依法妥善审理随意改变草原用途及因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禁牧轮休、草畜平衡等引发的纠纷案件,公开审理全市首例破坏草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打击破坏黑土地专项行动。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设立15个文旅法律服务站,积极服务保障“呼伦贝尔大草原”文旅品牌和地理标志建设,3起案件入选全区法院十件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诚信建设工程为支撑,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统筹开展“亮晒比”活动,与温州中院及温州破产法庭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在市工商联设立“法官工作站”,与企业家进行座谈,便捷高效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持续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对伊赫塔拉股份有限公司启动破产预重整,推动市场主体挽救和涉企案件出清。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推动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行政纠纷的源头治理和实质性化解,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践信守诺,运用“法院+依法治市办+被诉行政机关”模式,与行政机关开展座谈协商10余次,协同化解矛盾纠纷。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开展宣传活动,以“旅游法司法解释及典型案例”为主题向400余家旅游单位开展培训授课。
以法促信、以信立市
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夯实社会诚信基石。加大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发挥信用修复激励机制的正向作用,依法对4146名被执行人的限制高消费措施予以解除,738名被执行人在失信名单中予以屏蔽,向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当事人出具《履行完毕证明》907份。深化“立审执”一体化建设,加大诉讼保全力度,建立常态化审判、执行案件双向列席机制,发出《执前督促告知书》《同意适用执前督促承诺书》1540份。开展“新春暖薪”等涉民生、涉企业、涉金融等集中执行行动40余次,执结案件800余件。扎实开展涉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不良债权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切实保障全区农信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助推政务诚信建设。把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作为司法公信建设的强有力推动,深入开展审判质效提升年活动。开展“开放日”活动,邀请机关、学校进行庭审观摩。召开加强诚信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深入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帮助解决企业经营遇到的法律问题。行政允诺典型案例“保护公众信赖利益,助推诚信政府建设”被自治区高院采纳推广,工作经验《呼伦贝尔市法院聚焦诚信建设》被中央政法委长安评论登载。
驱动司法公信引擎。积极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定期通报生效裁判执行情况,召开全市法院诚信建设工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司法公信提升年“五个一”活动,征集参考性案例50篇,向电商平台拼多多等发出司法建议35份,总结可推广的经验做法15个,组织干警运用法答网咨询答疑1428条,2篇调研报告在司法公信论坛获奖。
多元共治、提质增效
积极融入社会治理
聚力深耕多元解纷。全域推广“北疆枫桥·呼伦枫景”多元化解品牌,构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解纷新模式,打造延伸至村、嘎查的五级服务体系,全市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案件39309件,调解成功35713件,成功率91.75%。持续开展“走农户、进牧户、访商户”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工作,完善“代表委员+法院”机制,建立全区首家人民调解员培训基地,着力提升调解员的专业水平和调解能力。
强化民生权益保障。牢牢抓住安居这个基点,就涉房产、土地纠纷与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多次会商,着力化解涉及“保交房”“办证难”问题。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以“同心圆”家庭教育指导站为依托,开展跟踪帮教活动15次,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36份,实现全市145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线下与政法委等部门联合举办“巾帼普法乡村行·润泽北疆千万家”等活动。
深入落实“有信必复”。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制定《依法处置涉诉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实质性化解领导包案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有信必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