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空间 > 新闻视点

【北疆枫桥~呼伦枫景】深耕诉源治理 树立法庭新“枫”——金河法庭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6-17 11:51:55 打印 字号: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聚焦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不断强化依法能动履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党的领导贯穿于诉源治理工作始终,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激发“枫桥经验”在祖国北疆的生机与活力,绘就出了独特靓丽“北疆枫桥~呼伦枫景”。为展现人民法庭新气象,共绘呼伦贝尔新“枫”景,中院公众号推出“人民法庭诉源治理成果展”系列宣传,敬请关注。

近年来,根河市人民法院金河法庭坚持“三项工作”“两个端点”,将司法服务有机融入辖区综合治理体系,构建起“以法庭为主阵地、以专项治理为抓手、以法治宣传为辐射”的诉源治理新格局。力争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消弭在源头,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主动将司法服务融入网格化管理,构建全覆盖、全天候纠纷化解格局。法庭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成立“婚姻家事调解小组”和“婚姻家庭普法宣传队”,与所在乡镇司法所联合建立“金河镇家事调解站”,对接辖区内村(居)委会,指定网格联络员,积极了解居民家事情况,满足居民关于婚姻、赡养、家事纠纷等司法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庭外+庭内”等工作方式,指导调解、解决问题。

二是建立婚姻家事纠纷化解专项治理机制,推动辖区内婚姻家事纠纷“治未发、止于诉”。强化涉未成年人、婚姻家庭纠纷治理,采取线上沟通和线下走访等形式,与辖区群众“零距离”沟通化解矛盾纠纷。针对频发矛盾、主要纠纷,成立诉源治理团队,让司法力量下沉基层,将“育苗式”工作形式嵌入普法座谈会、案例宣讲座谈会中,积极开创婚姻家事纠纷“治未病”的前端治理工作局面。

三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针对辖区内普遍出现的家庭矛盾纠纷,开展“靶向式”“预防式”诉前治理工作,常态化宣讲典型案例,实现宣传普法“以点带面”。创新普法宣讲方式,同地方媒体平台联动,主动宣讲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优秀家风家事,积极引导群众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良好家风。



 

责任编辑:新闻媒体宣传处
辖区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