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空间 > 新闻视点

【北疆枫桥-呼伦枫景】深耕诉源治理 树立法庭新“枫”——伊敏河法庭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6-11 10:18:44 打印 字号: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聚焦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不断强化依法能动履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党的领导贯穿于诉源治理工作始终,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激发“枫桥经验”在祖国北疆的生机与活力,绘就出了独特靓丽“北疆枫桥·呼伦枫景”。为展现人民法庭新气象,共绘呼伦贝尔新“枫”景,中院公众号推出“人民法庭诉源治理成果展”系列宣传,敬请关注。

伊敏河人民法庭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辖区内有5个社区、1个行政村。现法庭配备人员共9人,每年受理案件达400余件,主要为涉民间借贷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侵权纠纷及各类合同纠纷等案件。

党建品牌引领

充分发挥法庭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法庭创建“党员天平工作站”,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巡回审判、诉前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工作,法庭配备3名驻站党员干警,定期深入工作站工作,与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案,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同时,党员干警用实际行动践行“善为群众办大事,敢为群众办难事,甘为群众办小事,真为群众办好事”理念。让“党员天平工作站”成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立足巡回审判

“民有所呼,法庭有所应,民有所盼,法庭有所为”。针对辖区地广人稀、路途遥远、群众诉讼难等问题,法庭利用巡回审判,走进田间地头、林场牧区,与群众讲事理、论法理、说情理,坚持上门送法、就地办案,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容易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受到广大群众广泛好评。同时,紧紧围绕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等,创新工作方法,提效提速提质,从“坐堂审案”到“上门服务”,对一些案情较复杂,矛盾较突出的调解案件,定期安排回访工作,做好判后答疑和调后执行工作。

延伸普法触角

法庭选择在当地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案例,邀请当地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旁听庭审,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法律讲堂、走进“那达慕”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下一步,伊敏河人民法庭将充分发挥派出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最前端的作用,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前哨型、标兵型”人民法庭,不断丰富“最后一公里”风景线,打造诉源治理“最美一公里”。



 

责任编辑:新闻媒体宣传处
辖区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