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在激励队伍、展示形象、助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凡人小事”专栏,介绍推出一批身处能动履职、为民司法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法院干警,讲述他们以“如我在诉”情怀努力办好每一个案件、解决群众“难事”的凡人善举,更加生动展现新时代人民法院干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实“公正与效率”的生动实践和良好形象。
“小胡,你明天跟我一起去趟特尼河农场。”中院刑一庭庭长吴春暖叫住了正要下班的书记员小胡。“啊,吴庭你咋想起来去那啊?”“前些天咱们结的那个特尼河农场的案子,我心里总是惦记着,明天你陪我去被害人家里看看吧。”合上手里的案卷,吴春暖若有所思地说道。
第二天,坐在驶向特尼河农场的车上,吴春暖不禁又回忆起这桩案子。
侯某邀请张某来家里吃饭,因生活琐事二人发生了争执,张某持刀捅刺了侯某两刀,侯某经抢救无效当日死亡。最终张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附带民事赔偿3万余元。可是,张某除了仅有的一匹马外再无其他财产,无法实际履行民事赔偿义务。虽然案子已经审结了,可是开庭那天的画面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浮现在吴春暖的眼前,被害人年过七十的老父亲步履蹒跚的样子,面无血色的妻子看向自己时红肿的双眼,想起这些,吴春暖的心里总是不舒服。
“你怎么敢说辍学,你爸刚走你就这样气我!”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里传出一阵带着哭腔的声音,透过满是裂纹、风化严重的砖瓦房的窗子,吴春暖看到被害人妻子李某娟猛然抬起的手却又轻轻的落在啜泣的女儿身上。
“吴法官,让你笑话了,孩子非说要跟我去打零工,都15了还这么不懂事。”李某娟一边擦着泪一边说着。“家里那口子一走,留下了不少外债,我把家里值钱的都给卖了,还差几万,我慢慢还。只是赶上孩子开学用钱,就向几个亲戚又借了点,让孩子给看着了,非跟我闹着要去打工。”
直到坐车离开,吴春暖的脑海里依然回想着李某娟刚才说的话。为了进一步了解李某娟家的实际情况,吴春暖来到了特尼河农牧场居委会。李某娟与侯某离婚不离家,共同生活多年,侯某生前欠下的外债由李某娟主动代为偿还,李某娟没有固定工作,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偿还债务并供女儿读书,所住的房子现在也被认定成了危房,生活非常困难。
在得知了李某娟的实际困难后,确定她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吴春暖也了解到李某娟没怎么上过学,对国家司法救助的流程并不了解,很难自己整理好所需材料。于是,吴春暖几次往返特尼河农场,协助李某娟从居委会开具贫困证明,指导孩子和爷爷写了司法救助金申请书,协助办理了相关手续。最终在司法救助讨论会上,吴春暖将相关情况向参会委员一一说明,在委员会的一致同意下成功申请到了4万元的司法救助金。
再来到李某娟家,还没等敲门,就被窗边正在写作业的小女孩发现了,“吴阿姨来了,妈,吴阿姨来了!”门迅速打开了,一双粗糙黝黑的手紧紧地抓住了吴春暖的手,李某娟眼里噙着泪花说“吴法官!收到了!我们收到救助金了,谢谢法院,谢谢你,在我们最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感谢国家对我们的救助政策!”
人民法院办理的案件件件连着民心、关乎民生。秉持着“如我在诉”理念,能动履职,司法为民,把老百姓的难事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人性的温暖,这正是像吴春暖一样的广大法官一直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