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旗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前端、治未病”,强化综合治理,抓实抓好公正与效率,牢固树立“多快好省”办案导向,积极探索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诉源治理新方式,探索多元解纷“多渠道,专业化”发展思路,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诉源治理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实现 “优先诉前调解、简案快调快审、繁案专审精审”三轨并行,建立在线调解主动融入“一中心四平台”,形成“互联网+”矛盾化解模式,拓宽解纷渠道,切实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代表+法院”工作机制落实成效
典型案例
基本案情
2023年9月,陈某雇佣王某在阿荣旗某镇为其承包的工程提供劳务,该工程结束后,陈某尚欠王某劳务费4000元,王某讨薪未果诉至法院。
调解过程及效果
因双方积怨已久,不愿与对方沟通,为推动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阿荣旗人民法院邀请了人大代表参与该案调解工作。人大代表调解员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密切、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向双方释明相关法律法规及依据,积极调和,引导双方互信互谅,最终陈某即时给付王某劳务费4000元。
典型意义
阿荣旗人民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化解纠纷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打造“专业+多元+共享”解纷新模式,注重充分尊重司法规律、当事人意愿,坚持上下结合、内外联动、优化审判资源配置,高效化解纠纷,是坚持能动司法实际举措拓宽解纷渠道的生动实践。
“委员+法院”工作机制落实成效
典型案例
基本案情
近期,贾某等多人向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诉状,原因均是在一家健身馆办理健身储值卡,后因场馆存在安全隐患而停止经营,贾某等人诉至法院要求健身馆退还储值卡内余额。
调解过程及效果
阿荣旗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诉状后,第一时间召开了研讨会,提出精准方案,考虑到虽然案情明了,但涉案人员众多,且不少当事人因多次找健身馆维权未果而产生对立情绪,若案件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社会舆情,当即决定启动“政协+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机制,邀请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政协委员参与调解案件。政协委员调解员从法理、情理角度出发,分批次向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150名案件当事人预约时间进行调解,并积极与健身馆经营者进行沟通,向其释明法律规定及利害关系,最终健身馆经营者张某同意分批返还健身卡储值费用,目前有120余人达成调解协议。
典型意义
该纠纷系多起服务合同纠纷,涉案人数众多,金额庞大,当事人对立情绪明显,是导致案件难调解的“堵点”,采取非诉讼调解的方式,发挥“政协+法院”横向联动机制优势,以 “枫桥经验”为基石,探索形成“一核多元”的纠纷化解机制,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融入到解决纠纷中,坚持面向实际,因案制宜、分类调解,最大限度地诉前分流、解决纠纷、推动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诉源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