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空间 > 新闻视点
【诉源治理】深耕诉源治理 智慧赋能纠纷化解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2-25 13:01:25 打印 字号: | |

诉源治理工作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是人民法院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抓实抓好诉源治理,积极探索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非诉纠纷解决途径,有效激发“枫桥经验”在祖国北疆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耕诉源治理,强化诉调对接,优化诉讼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高效法律服务。

完善机制建设

赋能智慧引领

坚持以“服务群众,一次办好”为目标,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诉讼服务水平。一是优化布局配置,构建功能齐全的“诉服大厅”。诉讼服务大厅设置涉企、涉军绿色通道,集立案受理、信访接待、诉调对接、鉴定保全等诉讼事务一站通办。二是整合多方资源,打造诉源治理“大调解网络”,坚持矛盾纠纷“调解先行”的原则,争取实现一次性解决,实质性化解纠纷。三是强化科技引领,做优创新融合的“智能诉服”。诉讼服务大厅配备自助立案等便民系统,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体验。四是深化分调裁审,实现繁简案件“快慢道分离”。聚焦“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两项重点任务,全力打造“一体化、集约化、亲民化、便民化、智能化”诉讼服务新模式。

直击重点领域

采取精准举措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用“法官入网格”“走农户 进牧户 访商户”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等具体有效的举措化解纠纷。各基层法庭与镇党委、司法所、社区等部门对接、设立法官工作站,创新法官入网格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法律宣讲、法律咨询、诉讼指引、诉调对接、矛盾化解等特色司法服务工作,打造“无讼嘎查”“无讼社区”。落实繁简分流机制,扩大适用简易程序范围。针对金融、劳动争议、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积极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道交一体化”平台全程在线管理,将人民法院预防化解职能精准延伸到纠纷源头。与陈巴尔虎旗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陈巴尔虎旗委员会办公室,基层法庭与乡镇、苏木、牧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主动沟通联络,通过建立联动机制,采取“人大代表+法院”“政协+法院”“诉前委派+司法确认”的工作方式,极大地化解了矛盾纠纷。

强化多元联动

加强阵地建设

指导各苏木、镇党委政府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社区、嘎查也相应设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形成三级联动全覆盖格局,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截至目前,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基层法庭已对接8个基层调解组织,14位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着力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调解能力和调解效率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基础性作用,及时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立足基层定位

做好源头治理

法官团队配合社区、嘎查创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使各类纠纷分层化解、分流递减。截至目前,宝日希勒人民法庭调处因供水、供热、物业服务引发的纠纷400余件。针对辖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特点和多元诉讼需求,哈达图人民法庭成立法官工作站,为辖区群众提供多种语言的诉讼服务,保障少数民族当事人合法权益。着力打造巡回法庭“精品庭审”,邀请华东政法大学“援法内蒙,法润牧区”实践团队现场观摩法院巡回法庭庭审,《人民法院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鉴于牧户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牧业承包、草牧场等纠纷居多的特点,完工人民法庭积极听取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到陈巴尔虎旗某农牧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进行走访调研,“零距离”倾听企业心声,主动为企业送法典、解难题、优服务。

民生无小事,事事解民忧,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将持续创新思路,积极作为,抓牢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以法治方式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新闻媒体宣传处
辖区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