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空间 > 新闻视点
【诉源治理】创新“诉源治理”新途径 实现“多元解纷”网网通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2-18 09:40:48 打印 字号: | |

诉源治理工作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是人民法院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抓实抓好诉源治理,积极探索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非诉纠纷解决途径,有效激发“枫桥经验”在祖国北疆的生机与活力。为充分发挥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莫旗人民法院结合当地实际,大胆探索、突出特色,不断创新诉源治理模式,让矛盾在诉前止步,让纠纷在诉内解决。

联动共建

织密多元解纷“关系网”

主动响应旗委“千百万行动”号召,该院各部门对接尼尔基镇的相应社区,六个派出法庭根据分管乡镇矛调中心工作情况,入田间、进农户、走社区、访商户,了解群众需求,并开展普法宣传。多元共治,齐抓共管,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大力推进“法院+N”多元解纷工作模式,与人大、政协、学校、公安局、企业等单位签订多元解纷联动协议。并聘请3名政协委员参与调解,加强监督的同时提升工作质效,聘请3名信访代办员,6个基层法庭的人民陪审员、调解员参与诉源治理工作。

探索创新

提升调解队伍“保障网”

探索将陪审员纳入调解员范畴,发挥人民陪审员各自的特长,将自身在陪审过程中学习到的调解技巧融入到诉前调解工作中。多年来,6个基层法庭通过当地人民陪审员进行诉前调解,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起到了很好的矛盾化解作用。

为了保障诉前调解工作的有效推进,多举措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加入到调解队伍,提升调解员整体素质,从根本上保障多元解纷工作向好发展。

多措并举

打造诉源治理“特色网”

设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老百姓可以24小时自助立案、风险评估等,畅通多元解纷渠道,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也能满足诉讼解纷需要。

创新设立实体化运行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全面推进金融领域不良贷款的清理速度,维护金融稳定。自工作站成立以来,为金融机构盘活化解不良贷款本金百余万元,得到当地金融企业和百姓一致赞誉。

创新诉讼服务理念,将“石榴籽”志愿服务与法院诉讼服务紧密结合,成立“石榴籽”诉讼服务团队,团队由专业法官与青年志愿者干警组成。团队成立以来,先后开展“石榴籽”普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10余次主题活动,不仅帮助群众防范养老诈骗,还通过宣传交流,进一步密切群众关系,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落实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制度,提升学法、懂法、守法意识。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校园防线,将电信诈骗类案件扼杀在源头,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实现诉源治理工作目标。

法院设置了“莫法知心室”,为发生婚姻家庭纠纷的群众提供前期谈心疏导,收到良好效果。创建“同心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与旗关工委、妇联、教育局等建立长效联络机制,旨在聚焦未成年人成长,围绕共同的工作职责,发现总结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推动“指导+审判”深度融合。

送法上门

筑牢基层解纷“民生网”

积极开展走农户、进牧户、访商户源头预防化解、治理矛盾纠纷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农户631个、商户141个,在纳文幕仁社区建立法官工作站,创建无讼村屯、无讼连队,下一步还将创建无讼企业,增强诉讼服务多元调解能力。同时,以莫旗“丰收节”为契机,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办案下乡时机进行普法宣传,得到当地老百姓热情欢迎。

 
责任编辑:新闻媒体宣传处
辖区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