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立足法院工作实际,在办好一件件“小案”,做好一件件“实事”上展现法院干警新风貌,把“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01
具体事迹
(一)坚持党建引领,履行刑事审判职责使命。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政治轮训、“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坚持讲政治与讲法治相统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团结奋进的良好工作状态。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从严惩处与精准打击并重,保持对杀人、伤害、强奸、聚众斗殴等严重暴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准确把握从轻、减轻的法律适用以及从宽尺度,深入贯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二)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守护人民安居乐业。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从严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一是制定《2023年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实施方案》,完善《司法建议工作规则》等八项制度,以系统思维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机制实质化运行。二是坚持从严从快,确保打击力度不减。立足北疆实际,聚焦“三个效果”,对涉黑恶案件逐案制定工作方案。三是突出重点领域,确保源头治理不止步。针对行业领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发司法建议,推动行业清源。四是完成自治区高院司法研究重点课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常态化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促进刑事审判提质增效。精准落实“宽严相济”,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从制度机制上发力,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通过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讨论等精细化办理,推广速裁程序集中审理模式,集约高效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在市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刑事速裁法庭,集约审理危险驾驶等速裁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阶段,公检法三家实行全流程办案,推行“一步到庭”“集约审理”“当庭宣判”机制,全面提升刑事审判质效。
(四)深化大数据运用,推进刑事案件线上“单轨制”运行。深入推进自治区政法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的建设和使用,针对案件线上流转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协调沟通,确保案件移送质量。组织召开全市法院刑事案件线上“单轨制”协同办理工作推进会,针对薄弱环节专项推动,全面推进全市法院刑事案件线上单轨制协同办理工作。指导海拉尔区人民法院率先通过平台启动“单轨制”办案,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五)融入社会治理大局,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大格局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常态化开展院庭长带案下基层工作,推行“庭审+”模式,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邀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区民众、代表委员等线上线下观摩庭审,主动接受监督的同时,还实现了以案释法、以案为鉴、源头预防。对照呼伦贝尔市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2023任务清单,与新右旗法院、新右旗克尔伦苏木开展无讼平安嘎查创建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式司法服务。与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开展“稳边固边千里行 联建共建万户安”警地共建活动,推动命案防控机制建设。
02
努力方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治罪和治理并重,优化判刑与刑罚执行有效衔接,着力提升审判质效。
二是进一步加强法官对复杂案件的处理能力,全面运用自治区政法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推进刑事案件单轨制运行。
三是进一步加强民调工作。强化沟通,注重提升调解工作努力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是聚焦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任务要求,延伸审判职能,深度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深化打防控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