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查里居然有法院的调解员,有争执不用掏诉讼费去法院,最后法院还给出手续,还是党的政策好啊!”案件得以顺利解决的陈某和冯某高兴的向邻居们宣讲着最新接触的司法政策。
2022年8月,陈某受雇于冯某,负责在冯某指定的草场打草,约定好打草价格为每捆50元。打草结束后双方却因为草捆焐了的问题引发纷争。由于冯某未跟随打草作业,且草捆未经验收而被径直发往外地,双方就焐草问题各执一词,争执不休。新巴尔虎左旗法院锡林贝尔人民法庭将案件委派给当地人民调解组织的同时,指导他们侧重了解打草过程,将草捆被焐的现实成因和打草作业具体流程综合分析,找出症结所在。经过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员准确分析出有部分草捆存在雨天打草的现象,并指出了日期和草捆数。经过人民法庭与调解员悉心的调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
为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构建了以基层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庭为主体,纵向延伸至乡镇(苏木、街道)、村(嘎查、社区),横向对接基层治理单位、基层党组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等,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两级法院在牧区大力开展巡回诉讼服务工作,为广大牧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以辖区案件反映出的社会治理问题做切入点,向辖区政府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报送调研信息,从司法角度指出法治完善点,强化乡村司法保障,促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