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空间 > 新闻视点
【法庭建设】创特色 争一流 呼伦贝尔法庭建设亮点纷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5-26 10:40:06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全市法院立足“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准确把握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下对人民法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以法庭布局持续优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执法办案成效显著、基础建设提速升级、三个服务持续深化、提升执法办案质效为基础,围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这一主线任务,法庭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中院举办了全市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现选取部分法庭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予以交流展示



牙克石市法院免渡河人民法庭


强队伍 提质效 稳保障

打造新时代专业化法庭


免渡河人民法庭管辖免渡河镇、乌奴耳镇、免渡河煤矿矿区的民商事案件。法庭坐落于免渡河镇,该镇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北麓,是牙克石市的“农业重镇”,辖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较为活跃。

立足本职工作 强化队伍建设

法庭干警扎根基层,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做好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法庭内配有全方位、智能化安检系统、四级视频会议联网系统、语音转写系统、云上法庭系统,实现了能当场立案、网上缴费、电子送达、网上开庭等诉讼服务信息化。为实现人民法庭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乡村振兴、融入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是群众身边的“全能型”法庭。法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三个便于”“三个服务”和“三个优化”,在服务中心工作、提升司法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效。

立足群众需求 创新办案机制

为不断提升司法服务品质,充分激发“小法庭”发挥“大能量”,推动调解工作融入法庭诉源治理及审判全流程,坚持司法为民宗旨,法庭工作人员将调解工作移至农家舍院,拓展线上调解新机制,深入贯彻人民法庭调解平台“三进”工作部署,创新调解模式。结合基层实际和群众司法需求,成立了人民调解工作站,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开展诉调对接与司法确认相结合的多元解纷机制。

为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着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在乌奴耳镇政府挂牌成立“法官工作站”。依托“法官工作站”设立,深入了解群众、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方式,让群众和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法治宣传、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一站式司法服务。

立足法庭职能 为“马铃薯小镇”保驾护航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司法的保障,法庭根据马铃薯产业的季节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服务保障措施。为了防止春播发生抢种,协调派出所及时介入,如有申请先予执行的案件,依法裁定先予执行,保证春耕顺利进行。在容易发生纠纷的秋收时节,法庭干警们根据招工特点,坚持凌晨到岗。到招工地点向雇主、中介、领工人、务工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双方签订书面临时用工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人员信息、劳动报酬、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要素信息。如发生纠纷基层组织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引导其进入司法诉讼程序,并建立快立快审通道,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进入销售时节,围绕企业需求,法庭工作人员定期走访辖区内的马铃薯种植加工企业,提供司法服务,积极解答企业在经营管理、交易流通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引导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依法维权,提升企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确保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种种举措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便利,为法官在最贴近群众生活的地方开展矛盾化解工作提供了平台,实现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齐头共进。




 
责任编辑:新闻媒体宣传处
辖区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