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讲解,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懂得了如何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还懂得了如何有效提高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这是真真切切的办实事啊!”这是法院在开展“法官送法进企业”活动时,满洲里森富国际物流置业有限公司、满洲里诚林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及其他企业的共同感受。
一直以来,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审判职能,在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方面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将提升司法服务保障作为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精准服务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扎实的工作举措在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中贡献法院力量。
探索新路:出台制度机制,知践合一
构建助企护企“1+1+N”制度体系,出台制度机制100余项,开通涉企“绿色直通车”服务,全年通过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涉企案件22171件,结案标的额61.83亿元,依法保障企业胜诉权益,助力提振市场信心。完善金融审判工作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金融民商事案件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同步加强线上金融法庭建设,依法审结金融民商事案件4666件,结案标的额17.09亿元。
强化力度:深化拓展合作,提升效率
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坚决防止借破产之名逃废债,审结企业破产、清算案件11件,与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破产企业金融事项办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依法保障破产程序中金融债权实现,向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助力金融机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外部合作,与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启动“呼伦贝尔破产案件云平台”,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破产案件办理效率。
心怀温度:延伸司法职能,为企护航
开展“暖企行动”,成立“法官工作站”,与市工商联共同出台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适用惩戒措施,企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数量同比减少43.93%,对存在救治可能的企业,通过和解分期履行的方式化解债务危机。主动问需于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活动”征求的意见建议240条,推出“订单式”服务模式,共走访企业213家,促进企业全面提升防范风险能力、合法经营能力、依法维权能力。
营商环境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渐强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将以实际行动回应新时代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更高要求,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