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英模就是旗帜,先进就是榜样。当前教育整顿已进入总结提升环节,全市法院要持续在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的同时,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从即日起,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开设《榜样力量·身边典型风采录》专栏,集中推出一批全市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在这火红的七月,请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走近先进,感受榜样的力量。
李可巧,女,1974年10月出生,汉族,吉林省永吉县人,2002年6月入党,2008年3月参加法院工作,现任根河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先进事迹
十余年的光阴荏苒、风雨兼程,李可巧把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她热爱的法治事业和妇联事业中,用赤子之心,在青春的画卷上,无怨无悔地谱写着人生理想的篇章。她曾多次受到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表彰奖励,被自治区高院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先后荣获“自治区普法教育先进个人”“全区政法综治宣传优秀通讯员”“内蒙古法制报优秀通讯员”“根河市优秀领导干部”的荣誉称号,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个人。
坚定理想信念,永葆人民情怀。李可巧始终坚持“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把优秀党员标准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同志深入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党建工作思路, 结合新时代宣传工作特点,积极总结报道法院在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各类活动中的创新亮点工作。有时为了完成一篇稿子,经常加班到深夜,直到满意为止,累出了严重的颈椎病。身体的病痛可以忍受,但精神上的愧疚却难以慰藉,作为母亲,她错过了儿子的每一个升学转折点,无论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乃至上大学,作为母亲几乎都没有在身边陪伴,却将自己最伟大的母爱留给了根河的留守儿童。特别是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作为一名老党员,她都逆风向前,不畏艰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年初二抛下家人,投身疫情防控,带队在入根河卡口处值班,零下30多度的天气,忍着胃部的痉挛,滴答着豆大的汗珠执着坚守。
创新党建品牌,融入执法办案。她全力推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党建+”工程,深入开展“最强党支部建设”,打造“身在冷极心向党”党建工作品牌,培育“最美最冷最热情,最偏最远最忠诚”的冷极情怀,参与设计党建LOGO、编写党建诗歌,推动成立驻乡镇“党员天平工作站”,建设党建品牌文化墙,塑造“冷极法院”党建文化,使根河法院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解决党建工作和审判工作“两张皮”问题,积极钻研党建业务知识,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能力素质。为了让党内组织生活真正延伸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她还经常深入各党小组和审判执行一线,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的活动素材,确保真正做到“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助发展”。她坚持用党建这条红线贯穿法院各项工作始终,注重结合“七一”“十一”“宪法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党建活动,做到自上而下、点面结合、全员覆盖,让高质量的党建切实成为引领审判工作“无盲区”、信访化解“无壁垒”、破解难题“无障碍”、司法服务“无缝隙”的“助推器”。
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总结积累,使得李可巧同志非常善于运用党的传统工作方式和载体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作为支部党建“第一责任人”,与支委班子成员齐心协力、相互配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制度,不断加强党员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引导支部党员做到自学有学习记录、交流有发言提纲、研讨有学习心得。同时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支部党员干警谈心交流,及时了解支部情况,尽其所能帮助党员干警纾困解难,提升支部凝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使党务工作更有效地为法院审判执行主业服务,该同志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党建方法、丰富党建载体,努力做到围绕服务抓党建,不断探索法院党建工作新途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党建活动的吸引力,组织法官送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微党课等活动,让党员干警走进社会和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能力水平,增强责任担当。推行智慧党建,利用信息化手段,重视新媒体运用,实现“互联网+党建”模式创新。利用学习强国等在线学习平台等,实现理论知识学习线上进行。
工 作 感 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一名有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扎根基层数十载无怨无悔。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赓续荣光精神,厚植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唱响“身在冷极心向党”的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