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充分利用法院户外大屏幕、广场显示屏等媒介,不间断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头像等信息,将“老赖”推向公众视线,压缩“老赖”生存空间。与此同时,该院还在其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失信人员名单,名单在该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12小时,阅读量近一万次,几乎刷爆当地人的朋友圈,“老赖”迅速成为“网红”。
“法官,我今天主动还钱,能不能把我的个人信息撤销,在亲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6月15日,被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依法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苏某主动联系执行员,希望能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履行法律义务。苏某早在2014年就欠下周某的租金7200元,却迟迟不还。2016年周某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苏某承担还款责任,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苏某一直逃避执行、不见踪影。2017年夏天,执行法官终于找到苏某,苏某偿还了2000元后,又没了动静。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号角吹响后,该院立即将苏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之于众,难逃诚信惩罚的苏某不得不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在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执行过程中,欠款20000元的被执行人乌某对自己的法律责任不理不睬,并且态度蛮横,不但不听传唤,甚至直接将手机关机。执行员通过巡回执行找到乌某,同时警告她如果三天之内不履行法律义务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将通过多种形式曝光其失信行为。警告发出后第三天,乌某主动到该院执行局偿还全部执行标的款,并说道:“要是上了法院的大屏幕,别人会议论这是谁谁的女儿,不管怎么样不能丢了父母的脸啊。”
截止6月中旬,该院共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36人,相关信息被曝光后,已有6人联系法院,表示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联系法官与申请执行人试图通过和解的方式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