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的11件涉民生案件的执结,标志着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圆满落幕。我市两级法院66件涉民生案件全部执结,执结率100%,执行到位额933.53万元。此次专项活动的开展,切实解决了一批案结事未了的积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为今后此类案件的执行积累了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严部署。我市两级法院一直以来重视涉民生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的要求,坚持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案、快执快结。此次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包括十类关系群众生存、生活的案件,两级法院高度重视。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院党组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我市涉民生案件的案件特点和地域特征,有针对性的研究部署执行工作,并实行分区督查,分头指导,督促各基层法院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迅速开展工作,抓紧执结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涉困难群体生活的案件。
二是因地制宜巧执结。满洲里市人民法院为落实好最高人民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满洲里口岸城市的特殊情况,利用元宵节这个中国传统的团圆节突击执行一批被执行人常住俄罗斯的执行案件,并取得成效;阿荣旗交通运输业发达,涉民生案件多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阿荣旗人民法院执行局秉持理清思路、分清责任的原则,通过大量的调解工作,切实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地处牧区,执行人员盯住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的草场补偿金,及时扣划,确保申请执行人债务的实现;海拉尔区法院针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的执行案件,因为此类案件往往涉案标的额较大,对此该院充分运用执行和解制度,正确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有效执结了一批此类案件,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严控“终本”数量。我市两级法院在涉民生案件的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最高法院关于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并严格控制该程序的结案数量,6件刑事附带民事的涉民生案件以终结本次的方式结案。对于已经恢复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彻底清理涉民生案件的积案,严厉打击涉民生案件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提升案件的实际执行率。
四是借助失信平台促执结。最高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出台后,我市法院充分认识到该制度建设对于执行问题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学习。新巴尔虎右旗法院积极借助这一平台,将涉民生案件的一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送达执行决定书,被执行人主动清偿剩余欠款,该案全部执行完毕。这既为落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赢得了开门红,也极大的推动了涉民生案件的进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是下文督办力争救助。3月13日和19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先后在巴彦淖尔市和赤峰市召开西、东部法院执行局长座谈会暨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推进会。会后,市中院对涉民生专项活动明确了时限目标,对于尚未执结的法院进行督办,要求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涉民生案件积极寻求政府支持,争取执行救助。经陈旗法院与政法委、政府的沟通,11件涉民生案件圆满执结。